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基层治理,这里有自己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5-08-05 15:55 来源:贵池区委政法委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终于能开窗呼吸新鲜空气了!”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清风街道兴济小区23号楼的居民总算舒了一口气,困扰多日的垃圾桶异味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此前,由于部分低层住户反对在单元门口放置垃圾桶,导致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随着气温升高,刺鼻的异味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接到居民反映后,清风街道翠百社区迅速行动,经过多次实地走访、与各方协商,最终确定了既不影响低层住户生活,又能满足全楼居民需求的垃圾桶放置方案,妥善解决了这一困扰居民的“烦心事”。

图片

这个看似简单“小问题”的解决,正是清风街道创新基层治理、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贵池区清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打造了“唐姐说事”、“小蓝本”工作法、“骑手情报员”等多个特色鲜明的基层治理品牌,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

唐姐说事—家门口的“解忧驿站”


“有事就去找唐姐!”在清风街道沿江社区,“唐姐说事”工作室已成为当地居民信赖的“金字招牌”。该工作室由沿江社区党委领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聘请了群众基础好、调解经验丰富的唐姐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唐姐总能找到化解矛盾的“金钥匙”。通过高效调解各类突发、紧急、疑难矛盾纠纷,有效减少了矛盾纠纷上行外溢。今年以来,该工作室用热心、爱心、耐心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1件,解除了辖区居民的烦心事,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图片


>>>

小蓝本—民情日志里的“大民生”


在清风街道,每位社区工作人员都随身携带着一本蓝色封面的《为民办实事记录本》,居民们亲切地称它为“小蓝本”。噪音扰民、宠物管理不规范、停车难……居民反映的大小诉求和意见建议,都被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网格巡查中一一记录在册。“小蓝本”不仅让社区对群众需求做到“心中有账”,更能确保问题第一时间有人管、有人办。今年以来,清风街道120余名社区工作人员全部下沉,累计入户走访居民4万余户,解决基础设施陈旧、不文明养犬、邻里纠纷等各类问题1000余个,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图片


>>>

骑手情报员—移动的“民情前哨”


“我们发现的问题,通过手机拍照上传,社区很快就能处理。”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如今在清风街道百荷园社区有了新身份——“民情前哨员”。街道引导辖区内的外卖员、快递小哥成立“骑手流动网格志愿服务队”,发挥其“轻车熟路”优势与“移动探头”作用。在日常配送途中,他们及时发现杂物堆积、安全隐患、纠纷苗头等问题,随即拍照上传,社区迅速响应并协调相关部门处置,实现了“骑手点单-社区接单-快速解决”的闭环机制。截至目前,“骑手情报员”已累计发现并上报各类信息80余条,成为守护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街道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为骑手们“蓄能充电”,帮助他们全面融入社区,让群防群治、群众参与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图片

从解决一个垃圾桶的“小烦恼”,到构建多元共治的“大格局”,贵池区清风街道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创新实践,将精细化治理触角延伸至社区末梢。






安徽法治报 (通讯员 郑欢欢 记者 尤忠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