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竹板响叮当,广大群众听我讲,今天话题防诈骗,安全警钟要敲响,骗子手段多变化,认清面目不用怕!”7月10日,在青阳县蓉城镇芙蓉社区老年活动室内,县中老年艺术团的8名快板队员身着统一的民族服饰,跳着自编的舞蹈,手持快板,齐声演唱反诈歌谣。
入夏以来,青阳县公安局结合辖区高发电诈类型,与县中老年艺术团快板队创新反诈宣传形式,将反诈知识巧妙融入节奏明快的快板节目。“目前,群众对于传统的标语式反诈宣传接受度不高,参与感不强,我们希望借助反诈快板,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该局蓉城派出所社区民警潘士萍说道。为了让反诈宣传更通俗、更入心,民警们与快板队队员一起,花了一周时间反复推敲打磨,最终确定快板词内容及表现形式。
每天傍晚,该支“银发”快板队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广场、居民楼栋、公园等场所巡演《反诈快板》节目,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民警们则在表演现场剖析典型案例,提醒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现场互动积极,气氛活跃。“别看我们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60岁,但是大家都想为反诈宣传尽一份力,街坊邻里来看我们表演,既看热闹又学知识。”快板队队长梅阿姨自豪地说。
“以前听民警讲,道理都懂,但容易忘。现在这快板一打,词儿都记在脑子里了。”社区居民李大爷笑着分享他的收获。芙蓉社区党委副书记陈然表示:“这种‘文艺+反诈’的形式,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反诈宣传‘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有效破解了传统宣传覆盖面窄、入脑入心难的问题。”
目前,“银发”快板队的反诈快板节目已成为芙蓉社区乃至青阳县常态化反诈宣传的品牌项目。据统计,该宣传受众已超过5000余人次。这群充满活力的“银发”队员,正用节奏明快的快板和饱满的热情,为构筑“全民反诈”新格局注入强劲的“夕阳红”力量。
安徽法治报(通讯员 罗正 王宇 记者 尤忠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