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开一扇门 解万家忧——石台县加速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筑牢平安根基

发布时间:2025-04-30 11:55 来源:石台县委政法委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行走在石台县青山绿水间,综治中心的蓝白标识在城乡显得格外醒目,从县级指挥中枢到村社末梢网格,一张立体化、智慧化的社会治理网络悄然成型。

石台县委政法委副书记仰幸介绍,石台县以“阵地融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为抓手,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为矛盾化解的“终点站”、平安建设的“指挥部”和群众身边的“服务站”。全县各级综治中心通过整合矛盾调解、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等多个职能部门,让群众只需踏进“一扇门”,就能“一站式”解决所有烦心事。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2起,成功化解120起,化解率达98.36%,群众安全感指数攀升至98%。

矛盾化解: 从“单打独斗”迈向“多元共治”

在石台县丁香镇综治中心,记者看到,这座占地278平米的现代化综治中心,设有信访接待、矛盾调解、视频调度等功能区,工作人员通过整合视频监控、网格管理、事件派单等模块,实现了“问题发现—分流交办—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

丁香镇政法委员丁仕礼介绍,综治中心启用后,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部门实现常态化联合办公,群众只需“进一扇门”,便能解决法律咨询、矛盾调解、信访受理等多类诉求。

在综治中心调解室,墙上“三解三治”工作法流程图格外醒目——解心结、解法结、解事结;治隐患、治根源、治长远。为提升调解专业化水平,该镇还建立了“案例库”,梳理土地纠纷、家庭矛盾等常见类型,提炼化解方案。丁仕礼翻开一本厚厚的台账说:“这些案例既是经验,也是教材。我们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让他们成为‘法律明白人’。”今年以来,全镇两级调解组织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6件,一季度信访量环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25%,真正实现了“微事不出格、难事不出镇”。

制度创新:从“粗放管理”迈向“微格治理”

“龙山村老吴与邻居家的排水沟纠纷,建议司法所提前介入调解。”在小河镇综治中心的信访联席会议上,13个行政村的负责人逐一汇报矛盾隐患,镇党委书记现场“派单”。这种“月研判、周调度、日排查”的机制,有效地将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接访到办结全流程标准化,群众再也不用为‘找谁办、怎么办’而犯愁。”该镇党委副书记、综治中心副主任梁效说。

作为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镇,小河镇将综治中心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度融合。在改造升级后的群众接待大厅,心理咨询室、矛盾调处室等功能区划分明晰。在网格化管理指挥平台,全镇176名网格员的巡查轨迹实时显现。专职网格员小李每天深入网格,工作不仅是采集信息,还包括为村民提供必要的帮助。为提升网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增强工作协同性,小河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使网格员队伍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

平安筑基:从“被动应对”迈向“主动防控”

夜幕降临,派出所的警车穿梭在小河镇的街头巷尾。小河派出所所长卜爆雨介绍,通过建立常态化巡逻机制,今年以来街面治安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千好万好,平安最好。近年来,石台县以建设高水平的平安石台为目标,扎实推进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维护稳定、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服务民生的枢纽窗口。“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是终点,而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起点。”石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檀世好表示,将按照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继续加强力量整合、强化“智治”支撑、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效能。


安徽法治报(通讯员 吴俊杰 记者 尤忠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