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灵秀山水间,一支由9名女性工作者与14名法援女律师组成的“巾帼铁军”,以法律为剑、柔情为盾,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坚韧和智慧,撑起了池州市法律援助事业的“半边天”。3月4日,记者从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获悉,这支巾帼团队喜获2024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织密惠民服务网
架起维权“连心桥”
“要让法治阳光照进每个角落”,这是巾帼团队的行动指南。在过去的3年里,她们精心编织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6个法援中心在市县城区扎根,57个工作站深入街道社区,683个联络点延伸至田间地头。
九华山脚下,女律师桂娟每月定期驻村服务,将法律咨询台搬到茶农“家门口”;秋浦河畔,法援联络员崔金香组织“田间普法会”,用方言生动讲解土地承包、相邻权等法律知识,深受群众欢迎。
在池州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一位细心的女工作人员发现,女性和未成年人在倾诉隐私问题时,往往需要更安全、私密的环境,于是提议并推动私密谈话室的设立。如今,这个谈话室已成为许多人敞开心扉、寻求法律帮助的温暖空间。
同步建立的“三优一免”快速通道,让妇女儿童法援申请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全程跟踪。2024年,池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办理的98件妇女儿童维权案件,回访满意度达100%。
创新智慧服务链
打造便民“高速路”
“互联网+法援”便民服务模式的推广中,巾帼们发挥了关键作用。她们积极学习新技术,深入群众宣传省法律服务网、12348热线平台、“皖事通”App等移动终端,手把手教群众使用。
在池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巾帼们还从女性视角出发,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策划并推动特殊群体服务专窗的设立,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老年人等提供优先服务。在推进“市域通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工作中,她们更是冲锋在前,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简化流程,将法律援助申请审查办结时限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同时,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法治速度”。
淬炼专业硬实力
筑牢服务“生命线”
女工胡大姐被公司拖欠一年工资,生活陷入困境,无奈向池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求助。女律师吴琼迅速收集工资流水等关键证据,面对公司推诿,果断起诉。考虑到公司可能转移财产,吴琼及时帮助胡大姐申请诉前保全,并为其申请免交诉讼费。经过多次艰苦沟通调解,胡大姐最终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吴琼感慨道:“每个法援案都是当事人的希望,维护法律尊严、守护受援人权益是我的使命。”
为锻造专业精兵,池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专门组建了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团队,其中女性律师占比超过60%。这支“巾帼军团”,既是法庭上唇枪舌剑的维权斗士,又是校园里妙趣横生的普法讲师,更是社区中风雨无阻的平安使者。
据统计,2024年池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各类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5件,为农民工追回欠薪500余万元,开展法治宣讲20余场,解答法律咨询超1000人次。
如今,她们正以全国巾帼文明岗为新起点,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征程上继续前行,书写更多的暖心故事。
(通讯员 王曦 记者 尤忠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