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你们调解,我要报警解决!”“你又不是执法人员,你说了又不算!”在大桥村的一起调解中,当事人的两句话引起了综治中心副主任郑国焕的深思。郑主任无奈的说到:“人民调解为人民,但有时候人民不理解调解程序,认为调解缺乏公信力,一味地通过报警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些非警务类警情既牵扯了大量警力,也导致很多矛盾纠纷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大渡口镇创新建立“综治中心+派出所+N”联动联调工作机制,由镇综治中心、大渡口派出所牵头,携手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顾问等共同打造矛盾纠纷联动联调工作机制。
“联动联调工作机制的建立让我们能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针对非警务类警情我们建立了分流机制,派出所遇见的纠纷,特别是非警务类的矛盾纠纷反馈到镇综治中心,缓解了大渡口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问题,另外针对一些复杂的、具有上行风险的纠纷,派出所联合综治中心共同联动调解,大大提高了调解的效率。”大渡口镇党委委员、大渡口派出所所长张水平说到。
在联动联调过程中,各部门的分工也十分明确。派出所民警通过向双方当事人讲法律、讲政策、讲情理;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工作人员引导当事人以法律为参照,对涉法涉诉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村干部、调解员等发挥“熟人”优势,敲边鼓、打圆场,多方合力反复开导劝解,全力促成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在近期化解的一起矛盾纠纷中,签完调解协议的当事人王某说到。“原来人民调解协议书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以后有事就不用找派出所了,有事就可以找综治中心了。”“王大哥,你这话说的也对,也不对,今年我们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建立了联动联调工作机制,有纠纷既可以找派出所,也可以找综治中心,我们都会为你及时地解决。”郑主任回答道。
“综治中心+派出所+N”联动联调工作机制实行以来,既缓解了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调解纠纷的压力,也提高了日常矛盾纠纷化解率。截至目前,大渡口镇成功化解日常矛盾纠纷27起,化解非警务类纠纷13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了99%,实现了便民利民、惠警减负、为政府分忧的多赢共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