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东至县司法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探索服务保障民生的新方法新途径。近日,东至县司法局制定推出十条便民利民措施,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在简化程序方面。一是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免审。对于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申请法律援助的,以及持最低生活保障证、五保供养证、特困户救助证等机关证明材料的申请人免予审查经济困难证明。二是简化公证办理手续。落实公证“最多跑一次”、“首问责任制”,一次性明确告知办证所需资料及获取材料的途径和方式。建立主动调查核实工作机制,公证处主动与公安、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沟通协调,能网上核实的,不再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三是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公布证明事项清单,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在便民利民方面。一是开辟特定群体申请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申请法律援助,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做到当天受理,当天指派,并在人社、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设立维权工作站受理法律援助事项。二是提供公证便捷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存在特殊情况的申请人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对公证事项证明材料齐备的简单申请事项,能及时办理的及时办理,努力为当事人提供快捷服务。三是开展“情暖高墙”活动。推进远程探视会见系统建设,加大远程探视宣传力度,提升远程探视知晓度。
在化解民愁方面。一是推行“7×24”小时便民服务。实施“互联网+”公共服务。加快推进高频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努力实现申请受理、身份认证、材料提交和缴费等各环节“全程网办”。二是开展法治惠企利民行动。以《民法典》等为重点普法内容,开展“法律八进”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民营企业法律体检,根据企业需要举办专题法治讲座和培训。三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人民调解“百姓说事点”,引导村居法律顾问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将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拓展前延,实现基层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早预警。四是人性化特殊人群教育。教育帮扶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免费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心理矫治和技能培训服务。(王锦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