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东至县公安局“三步走”抓好公安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

发布时间:2021-06-02 12:43 来源:市教整办 作者:市教整办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教育整顿进入查纠整改环节以来,东至县公安局找准发力重点、突出整治职责、坚持标本兼治,“三步走”扎实有序推进顽瘴痼疾整治。

一、“交心——舒心——收心”,层次推进个人自查。一是以谈话交流交心。把思想发动作为为切入口,针对民警、职工熟悉法律政策,往往心存侥幸的问题,组织多轮次谈话交心。既注重对象全覆盖,采取“三级宣讲”,按照层级管理体系逐一落实谈话,又注重围绕“6+3+N”重点内容,突出“四类干警”必谈,讲明“自查主动被查被动”的道理。目前,全局开展2轮次谈心谈话,覆盖民警400人次,第3轮次谈心谈话正有序开展。二是以政策解读舒心。深入解读“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局党委委员、驻局纪检组长多维度地为全局民警开展政策宣讲,向全警传达了清晰的主动交代问题时间节点和“从严”“从宽”处置界限,讲透了教育整顿意义、从宽处理初衷、从严惩处底线,进一步引导民警打开心结、消除顾虑、割除毒瘤,为主动坦白、争取主动浇筑坚实的基础。三是以警示教育收心。发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警醒功能,针对身边发生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开展以案促改,以“宣布处分决定、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旁听庭审、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使全警思想有震动、内心受触动、守纪有行动,切实以“身边人、身边事”,筑牢全警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梳理——分类——处置”,打造核查整改链条。一是梳理顽疾重点。构建“6+3+N”整治体系,将上级机关确定的“六类突出问题”、省厅“三类重点问题”基础上,将市局“三类常见问题”一并纳入专项整治范围,全面梳理存在的多发性、顽固性问题,明确了9大项顽瘴痼疾整治内容,分别印发工作方案,局教整办针对每一问题下发“交办单”到牵头单位,确保了查纠目的精准、重点突出。二是分类开展核查。抽调纪检、刑侦、治安、派出所等单位7名素质过硬的民警组成线索核查中心,充实“整治顽瘴痼疾”工作小组,制定《顽瘴痼疾问题排查处理工作办法》《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工作指引》,建立了由局整顿办综合组汇总分类、整治组研判流转、核查中心专项核查的问题核查体系。线索核查中心对流转的问题线索,逐一开展调查核查,制定问题清单、限时销号整改、作出明确结论。三是确定处置结论。线索核查专班对收集的线索以谈话调查、收集证据等方式负责核查,研判线索调查情况,对查实线索综合运用“四种形态”提出处理建议,并报局党委研究确定处理意见。目前共问责民警84人,涉问题103人次。

三、“日常——执法——顽疾”,渐进开展问题整治。一是整治日常监管“小问题”。把队伍管理中存在的纪律执行宽松软、会风不正、迟到早退、不按规定着装等问题,作为顽疾整治突破口,出台《进一步强化队伍管理的通知》,开展正风肃纪专项督察,主要领导在全局大会上逢会必讲纪律作风建设,明确纪律约束硬杠子,强化了全局民辅警的遵章受纪意识。教育整顿以来,全局纪律作风有明显改观。二是规范办案执法“生命线”。聚焦制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堵点、难点问题,从接处警、受立案入手,循序对侦办、执行、涉案财物管理等开展大排查、大清查行动,对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挪用涉案财物,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行政拘留拖延执行、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执法问题,分类开展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对2018年以来275起重点案件开展全面清理评查,认定执法瑕疵案件23起、执法过错案件4起。梳理2020年以来涉及行政、刑事警情共7859件,组建专班对“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等相关情况开展排查,发现存在有案不立25起,存在取保候审到期后保证金未退还问题22起,已受案但未进入立案程序或不立案程序15起,相关问题警情已责令办案单位整改,并将按规定对责任民警开展问责。三是做好顽疾整治“必修课”。对照“六大顽瘴痼疾”内容,采取针对性措施突出顽疾整治。采取从个人自查报告寻找线索,回查“三个规定”执行不到位情况;采取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银行等部门进行数据碰撞、筛查比对的方式,调查核实民警违规经商办企业、子女及其配偶违规从事经营活动、违规参股借贷等行为;采用主动公布顽瘴痼疾整治内容、监督电话,组织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群众对民警涉及的“六大顽瘴痼疾”线索。目前,相关整治工作情况已建立问题台账,正逐项开展靶向整治。(鲁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