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池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围绕学习教育的“重点难点”、队伍建设的“顽疾小病”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准切入点,紧扣发力点,以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举措纵深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切实将教育整顿效果转化为加强队伍建设、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成果。
一、保持初心,把学习教育做实
一是示范引领学。坚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突出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落实“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带头上党课、带头参加政治轮训、带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带头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带头开展交流研讨,以上率下全面引领广大民警结合思想学,结合工作学,结合队伍实际学,推进建设学习型机关、实战型警种。
二是融入党建学。结合队伍教育整顿部署要求,突出教育整顿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将教育整顿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做到学习内容融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周学习”机制,将教育整顿学习与党支部学习紧密结合;活动方式融合,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民警对照入党、入警初心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目标要求融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党建品牌创建学习实践统筹推进,推动党建、带动队建。党支部被池州市直工委命名为“四星级”党支部。
三是创新方式学。采用日提示的方式,引导民警使用“学习强国”、池州市公安局教育整顿“每日一练”、法律业务知识“每日一测”等平台,督促民警随时学;在指挥中心工作微信群,定期发布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精神和政治理论、党史教育、队伍教育整顿知识要点,推动民警重点学;对因工作、执勤等原因未能及时参加学习活动的民警,采取个人补学、重点领学、结对帮学等方式,引导民警全程学。
二、坚定决心,把查纠整改做深
一是对应职责查问题。结合110接处警工作职责,制定《指挥中心110接处警环节顽瘴痼疾整治工作方案》,围绕“6+N”全面对照检查,尤其是“N”中反映的接警环节中存在的用语不规范、不文明,态度生硬等问题,池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班子成员与民警、辅警开展谈心谈话60余人次,谈岗位认识、谈责任落实、谈整改措施,同时指导县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开展查纠整改,通过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不断促进抓业务、带队伍、树形象。
二是对照典型查问题。以公安队伍近年来出现的孟宏伟、孙力军以及身边的反面典型,开展“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活动,围绕遵守法律法规、党纪条规、中央八项规定、公安机关各项纪律规定等情况,要求民警把自己摆进去,结合思想作风、岗位实际、工作生活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交流查改心得,引导全体党员民警以“身边案”为镜鉴,敬畏法纪、谨慎用权、清正廉洁,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筑牢防线。
三是对标绩效查问题。深入分析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因素,牵头组织开展“提升接处警水平”工程和“警情回访”活动。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110接处警工作基层所队周评、县级公安机关月评、市局季评,每年评选出接处警10个正反典型案例的110接处警“三评一选”活动。同时,常态组织开展110接处警监督检查,既查基层也查自身,既查业务也查队伍,既查成效也查短板,反思有什么问题、拿什么措施、是谁的责任、在什么时候整改,补齐工作短板,提升工作绩效,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3月份以来,暗访测警20余次。
三、永葆红心,把效能服务做优
一是把服务群众做优。以110报警服务台为窗口,用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视频巡查、短信平台等解群众所难、办群众所急,变被动接警为主动服务。3月份以来,对40余起报警群众初访不满意警情,经指挥中心跟踪调度,责任单位及时落实整改,经再回访,报警群众已表示满意;对8起“扬言危害公共及人身安全”类警情及时调度处置,同时要求辖区公安机关对警情当事人现实表现进行再跟踪,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第一时间配合党委、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化解矛盾、排除隐患;成功处置自杀警情30余起,溺水警情10起,走失警情500余起、危急病人求助警情30余起;答复群众咨询、分流群众非紧急求助4831次。3月份,被池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被评为“池州市公共事业发展先进集体”。
二是把服务基层做优。针对非警务警情处置,制定《池州市公安机关非警情类话务处置工作指引》,加强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联动机构对接,加强社会联动警情分流处置工作,为基层所队减轻非警务警情处置的压力。针对工作中发现警情辖区划分不精准、不合理影响基层民警处警效率等情况,池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会同相关出警单位组织实地踏勘,了解地理情况,合理调整边界划分,同时督促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就近出警,快速处置,最大限度提升接处警效率。
三是把服务决策做优。强化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及时提出打防管控建议,为各级领导全面了解掌握社会治安形势提供决策参考,有效推动各类社会矛盾、风险隐患转化为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有关部门齐抓共管、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的过程,助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3月份以来,向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报送各类领导决策参考信息20期,受到市委各级领导批示、指示10余次。 (杨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